喜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喜字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学习杨善洲同志能为人民做点事

发布时间:2020-07-13 10:42:23 阅读: 来源:喜字厂家

幸福已成当今世界的重要话题。那么,我们的优秀的共产党员干部的幸福观是怎样的呢?笔者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试图探讨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的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具有的幸福观问题。第一,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幸福的基础——能为人民做点事。第二,工作——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第三,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幸福的基本要求——具有高洁的品质,深入人民群众。

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幸福的基础——能为人民做点事

杨善洲同志所说的“能为人民做点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他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从而他感到幸福;另一方面是他乐于为人民服务,他感到幸福。首先是“我能”,进而是“我乐意”,进而是“我幸福”。

(一)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幸福是要有基础的,杨善洲同志感到幸福的基础是什么呢?让杨善洲同志感到幸福的是他的能力,即像他所说的“能为人民做点事就是我的幸福。”为人民服务是需要能力的,当他做保山市市委书记时,他有能力管理和服务好整个保山市,他是幸福的。他还是一个多面手,不单表现在他的行政管理能力上,同时,对于农业的种植等,甚至砌石,他都会做。在他退休之后,他有能力再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他感到幸福。作为一名共产党人,首先要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只有有了能力作为基础,才有可能做出让人民幸福的事情来,从而实现自我的幸福。能力的学习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我们的党员都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做好工作。

(二)乐于为人民服务

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并不等同于为人民服务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乐于为人民服务。杨善洲曾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我们注意到,他说的是他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自己为家乡建设奉献力量,同时,他还要求他的家人要支持他,为人民服务。一个人乐于做某件事情,他的内心是和谐的。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做一件事,他的内心则更多是痛苦。

工作——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做能造福人民的工作都是幸福的。踏入林场,杨善洲同志就像“游乐园的孩子”一样兴奋,在艰辛中享受幸福。工作是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这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政绩观,又一种先进的幸福观,这里面他所说的工作,是指艰苦的工作过程,同时更重要的处理好物质与幸福的关系,会让他人感到幸福,进而使自己也感到幸福。

(一)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马克思在其青年时代曾写过这么一段文字:“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工作的时候,要思考工作为了什么的问题。我们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从根本上为我们解答了我们的党员干部工作应该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我们有极少部分领导干部,喜欢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喜欢搞面子工程,但这些做出来的工程老百姓能得到多少实惠呢,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感能提高吗?在杨善洲的思想里,不单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是更高层次的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工作。他是不搞面子工程,就连在他的平时生活中,他也不注重什么面子问题。他经常守在水果摊边,见到人家吃剩的果核丢在地上,就赶紧弯腰拾起来。他的女儿对他说,“爸,不要再去街上拾果核了,您毕竟是地委书记,您不怕丢脸,我们这面子往哪儿搁呢。”杨善洲生气了:“面子!面子!人都是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街上那么多人,自己不说,哪个人又知道你曾经是地委书记!”他为我们的领导干部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他的基本逻辑是通过自己及党政机关人员带领人民工作,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正确处理物质与幸福的关系

幸福是需要物质基础的,不可能让人在饥饿的挣扎中去感受所谓的幸福。“我过得好的,有吃的,有穿的,我过得很好。”当有人问起杨老书记的生活情况,为何谢绝到省城生活,为何不接受县委、县政府奖励他的10万元时,杨老书记这样说到。对于他自己,他认为有吃有穿就是他幸福的物质基础。同时,他也时刻想到,我们的人民群众要幸福,也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在他的思想里,最起码要保证老子姓不饿肚子,这是最低限度。

对他自己来说,他不去追求物质上的安逸,而是选择过清苦的生活。在他退休后,有好几次可以过上经济上宽裕的生活的机会,他都主动放弃了,而把这些钱都给了老百姓。1992年,林场建起了砖瓦房,职工们首先想到了杨善洲,可他死活不住,他说:“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2009年12月,保山市委、市政府给予杨善洲20万元一次性奖励,2010年5月5日他向保山一中捐款10万元,用于资助高中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把这些物质性的东西给了别人,但他的幸福感并没有减少。幸福是一个变量,不会因为你把幸福的因素给了别人,你自己的幸福存量就减少,而是相反,你的幸福感会进一步增加。

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幸福的基本要求——具有高洁的品质,深入人民群众

陈毅元帅写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杨善洲同志就好比这些松树,不怕风霜雨雪,挺立而高洁的活在人民的心中。“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杨善洲在职时的一句口头禅,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高洁品质。在所有的树种里,杨老书记独爱雪松。20年前他就立下遗嘱,死后不土葬,要将骨灰撒到清平洞前的雪松树下。他常对林场的职工说,“等你们想我了,就到雪松树下坐坐吧!”

(一)幸福要有高洁的品质

一个具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能在利益面前淡然应之,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去为人民服务。杨善洲同志是一位具有像雪松一样高洁品质的人。杨善洲犹如雪松一样的品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踏实肯干,狠抓落实。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于他自己,他只要有吃有住就行了,他让他的家人也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一辈子,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辈子,他是崇高的,他是幸福的。三、艰苦奋斗。杨善洲同志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幸福就在他艰苦奋斗的整个过程中,在奋斗中,他“挺且直”,幸福感由内心而生成。四、信念坚定、高洁。杨善洲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到了他退休的年龄,他说了一句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细读的话,就是“党员是不退休”的。他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学习的楷模。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念,他的思想是飘忽的,心灵是无所寄托的。只有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产生永久的幸福感,产生高品质的幸福感。

(二)幸福要到人民群众中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事业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而存在。要求我们党政干部“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心声,才能真正的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另一方面,只有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幸福才会持久,这样的幸福才是高品位的。如果脱离群众的只身的享乐,那只能是“动物性”的快乐。而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群众是生养我们的,也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认为,与民同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先有人民的幸福,才有我们的共同的幸福。

优秀共产党员干部的幸福观,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艰苦奋斗中与民同乐,“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从人民群众的幸福中感受自己的幸福,进而推进幸福中国、幸福世界的建设。(文:中共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文理学院党总支 欧文辉)

宜都定制工服

梧州西服定制

常德西装定做